10月29日上午,白云如織,長天如練。
突然,“敵”空襲編隊劃破天際,直襲漠陽江畔的糧庫、變電站等重要目標,“嗚……嗚……嗚!”刺耳的防空警報驟然響起,“轟……轟……轟……”重要目標被擊中,高射機槍、高射炮對空怒吼織起“天網”,“敵機”倉皇逃走。消防車、救護車、應急指揮車呼嘯而至……這是我市“粵聯—13·陽江” 城市防空襲聯合實兵演習震撼人心的鏡頭。
軍地聯合齊“亮劍”
作為我市規模最大、處置情況最全、參演兵力和裝備最多的一次城市防空襲聯合實兵演習,此次演習出動了部隊、武警、消防、交通戰備、公安、衛生、民兵等34個國動委成員單位共計1000余人。
筆者在演練場上看到,指揮部首長一聲令下,市軍地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立即進入“戰時”狀態。指揮所里,電腦屏光閃動,各類指揮員們點擊鼠標,一串串指令直達人防辦、各縣(市、區)人武部、公安、武警、消防等單位。整個過程不足10分鐘,全市所有單位、所有力量就迅速行動起來。
此次演習是繼2010年“陽聯—2010”軍地聯合反恐演習后的又一次實踐和探索。近幾年來,我市圍繞“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的目標要求,加強對軍警民聯訓聯演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了“黨政領導掛帥,軍事機關主導,黨、政、軍、警、民共同參與,分方向、劃片區”的三級訓練領導機構,積極探索軍地聯戰聯訓聯演聯保的新路子,真正實現經濟實力、動員潛力向戰爭能力的轉化,有效提高了軍警民聯訓聯防聯演能力。
密切協同織“天網”
“上級空情通報,方向東南,敵機3架,高度2000米,距離175公里,預計10分鐘到達我市上空!”上午9時10分,“敵機”突襲警報驟起。
市人防辦指揮通訊車急速穿梭在全市主要路段播放戰情信息,通知群眾向預定地域集結疏散;交警部門啟動戰時交通管制;相關部門緊急開設了醫療救護站、生活供應站;武警公安、交通運輸分隊、民兵、志愿者協助組織群眾疏散,高炮分隊、民兵高機營占領發射陣地……各個部門、每個環節密切協同,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里,幾百群眾緊張有序進入人防設施。
9時22分,“敵機”飛臨市區上空,對主要水電管網、電信、糧庫等重要目標展開轟炸。防空分隊占領有利陣地,高射炮高射機槍齊刷刷轉向指定方向,迅速準確捕捉目標,平穩進行跟蹤瞄準。霎時間,一道道利劍直射“天狼”, 一架“敵機”空中開花,其余兩架“敵機”見勢不妙,倉皇竄逃……
據了解,近年來,陽江軍分區采取區分專業組織骨干集訓、成建制實兵實裝拉動等方法,重點抓了市、縣兩級民兵應急專業力量,有效提高了民兵隊伍的整體作戰能力。特別是在近幾年的抗洪搶險救災中,陽江民兵聞汛而動,勇斗洪魔,捍衛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軍地領導的普遍贊譽。
大顯神通施“利器”
“迅速組織人員消除空襲后果!”首戰告捷后,指揮長立即命令各級迅速消除空襲后果。
某糧庫被炸起火,消防分隊動用大功率水罐消防車、泡沫消防車等專業裝備火速抵達,第一時間控制住熊熊燃燒的大火,隨著陣陣白煙騰起,大火最終被撲滅。醫療救護分隊隊員來回穿梭,搶救轉移受傷人員。水電搶修分隊利用先進設備迅速查找被毀水管、電網,迅速恢復城市正常秩序……
這邊險情剛除,那邊戰事告急。
“報告指揮部,發現有3—5名陌生人在水廠附近活動,打聽內部情況,形跡十分可疑。報告完畢!”
“加強對重要目標的警戒防護,搜捕敵特和不法分子。”
……
接到作戰命令后,武警支隊、公安干警、民兵應急骨干分隊迅速出動,進入重要目標區域,設卡布控,盤查可疑人員,搜捕敵特和不法分子。9時30分,隨著防空警報解除聲響起,演習宣告圓滿結束,參加演練的市領導對演練給予了充分肯定。
演習執行指揮長、市委常委、軍分區司令員陳曉虹說,本次演練全面檢驗了陽江市近年來軍地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成果,進一步提高軍警民聯合應對多種安全威脅,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