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先手棋”、釋放活力的“穩定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探索建立“首席服務官”制度,打響“效率陽江、服務陽江、誠信陽江”品牌。
如何精準發力,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文章,給市場主體更多獲得感?圍繞“探索建立‘首席服務官’制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等報告內容,參會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做強配套政策,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過去一年,我市以“營商環境年”為契機,持續增強發展軟實力和投資吸引力。構建營商環境“1+1+3+N”政策體系,推動出臺《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定實施《關于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批配套政策,在行政審批、要素市場化、投融資等領域推出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和預期的改革舉措,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新登記企業超 1.3萬戶。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適宜的‘土壤’,而適宜的‘土壤’要靠惠企政策的支撐。”市人大代表張枝霖表示,市委、市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來抓,近年來營商環境明顯改善,激發創新活力與維護公平競爭。以數字賦能,提升政務服務水平,通過審批效率提升、稅務“一網通辦”等舉措降低了企業行政成本。希望加大部分政策的獎勵力度,降低準入門檻,減少條件限制,讓企業能夠與惠企政策“面對面”。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媒體政策解讀等形式,方便企業了解政策條款、辦事流程、服務職能等內容,以更務實的舉措和更周到的服務助推惠企政策落實落地。
市政協委員蘇鴻坤表示,《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實施,為企業發展提振了信心。該條例從制度層面將改革經驗固化為法治保障,系統性破解了市場主體關切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效提升了審批效率,為企業開辦、政策兌現等流程全面提速。他建議,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廣“一企一策”服務機制,依托數字政府建設實現“不見面審批”“跨域通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時,完善政企直通車、網格化服務等機制,確保企業訴求“接訴即辦”。
“消費市場有活力,企業投資發展就有動力,釋放消費市場潛力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協委員梁洪志表示,過去一年,我市出臺了一系列“以舊換新”促消費舉措,汽車、零售、家電市場活力迸發。此外,市企業家商會不少會員也反映行政審批效率更高、更方便了。他建議,要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加強配套政策的制定與落實,支持廣大民營企業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減輕民營企業在發展上的壓力。
做優精準服務,助力企業“強筋健骨”
如何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提升民營企業獲得感?這是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討論較多的話題之一。
市人大代表李宗想直言,當前,部分民營企業存在市場訂單少、用工成本高、融資成本高等問題,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深入了解,加大調研力度,進一步做好助企紓困解難和促企降本減負工作,根據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產品給予分門別類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稅收和安全生產、環境和執法考核方面,要結合實際情況,給予有溫度、有人情味的執法檢查和恰當處理,多從為企業生存發展考慮和關心支持角度出發,對一些輕微的違法行為或不達標的情況,盡量采取批評教育和合理整改措施。
張枝霖建議,政府應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重點發展的產業和方向。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向這些領域投資發展。組織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服務,幫助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設立創新基金、提供研發補貼等方式,支持企業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應用,引導企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同時,職能部門應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定向培養,如與本地高校、培訓機構共建焊接、模具專業實訓基地等,以市場的期盼為風向標,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市人大代表洪家虎表示,盡管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部分中小企業還存在融資難的問題。他建議,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滿足不同企業的融資需求,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市政協委員何世鐵表示,在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陽江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也吸引了許多大企業、大項目落戶。他建議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此外,應該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的關注,主動了解、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助力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讓企業家專注創新發展、踏踏實實把企業辦好。
做實法治保障,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梁洪志今年的提案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法治陽江息息相關。他表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亦是配套措施落地的良好保障。政府職能部門要聚焦民營企業關注的熱點難題,加大對各行業的監督管理,凈化市場環境,營造正向良性的人文社會市場環境。同時,通過法治保障和正面引導,鼓勵良性競爭,遏制惡性競爭,打擊非法競爭,防止不良現象發生,讓廣大民營企業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中得到健康有序發展。
蘇鴻坤表示,近年來,陽江通過法治化、數字化、精準化“三化協同”,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提升。他建議,依托當前現有的政策舉措,建立更為完善的監督機制,通過政策執行效能評估,由人大、政協聯合第三方機構定期督查,確保惠企政策從“紙面”落到“地面”。
不少代表、委員坦言,近年來,企業越來越重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設,不僅能為企業提供穩定、可預期的經營環境,降低企業運營風險,還能有效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讓企業能夠全力以赴搞創新、謀發展,有助于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只有在公正、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才能安心經營、長期發展。
張枝霖認為,政府部門在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設中,應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優化法律服務、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司法保障以及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智慧化等措施,讓陽江的企業“敢投、愿留、能擴”,做強做大。要加強對涉企規范性文件的審查,確保其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平性。要健全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積極開展“法治體檢”活動,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及時提供專業的法律建議和解決方案,降低企業維權成本。同時,進一步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智慧化水平,提高執法效率和透明度。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