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精準發力 用心提質
          譜寫陽江教育事業發展新篇章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張 影 陳子玲 費先霞 時間:2025-03-28 09:42 【字體: 】 瀏覽量:-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近年來,陽江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精準發力,用心提質,不斷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奮力譜寫教育事業發展新篇章。

            這是一份用心用情寫就的民生答卷:

            2021年以來,全市投入約43.6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70所,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12.6萬個;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集團化辦學跑出“擴優提質”加速度,建立26個城鄉教育共同體;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成果不斷顯現……

            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成果,是我市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的生動注腳。

            春風浩蕩,號角催征。

            站在新的時空坐標,陽江將朝著建成教育強市戰略目標闊步邁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陽江更好承接大灣區輻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點,推動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立德樹人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祝茁壯成長,將來一定能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去年“六一”兒童節前夕,陽江籍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的回信,讓市綠地小學的孩子們激動不已。

            這幾年,江城一小、陽江一中等學校學生紛紛寫信表達對曾慶存院士的崇高敬意,表明刻苦學習、爭做國家棟梁的決心,得到了曾慶存院士的一一回信。

            書信往來構建起思政教育的“大課堂”。學校將書信轉化為思政育人的鮮活教材,把科學家精神融入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厚植學生家國情懷,涵養學生進取品格。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立德之要,在于鑄魂。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如何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一道時代必答題。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我市全面完成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實現了全市中小學校黨組織覆蓋率100%、達標率100%。近年來,7所學校被評為省級黨建示范校、39所學校被評為市級黨建工作示范校。

            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邀請巴黎奧運銀牌得主郭清、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項目冠軍周芹妃回母校,拓展課程思政新形式;依托陽江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研學,讓學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對接社會資源,讓學生深入生產生活一線實踐,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我市探索建立“陽光行動教聯體”,構建市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育工委指導、教育部門落實、有關部門支持、社會各方參與的“大思政課”格局,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理想信念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去年,“陽光行動教聯體”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典型案例。

            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

            “叮鈴鈴……”大課間的鈴聲響起,市共青湖學校70個班級的3000多名學生陸續來到操場,在春風中奔跑跳躍。這一刻,落實“五育”并舉的行動,化作了學生們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影及陽光下肆意揮灑的汗水。

            “除了跳繩、跑操,課間我們還設計了‘武術操+八段錦’組合動作?!笔泄睬嗪W校校長梁昭瑜介紹,學校與市體校聯合開發了以足球為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讓校園體育煥發新活力,獲評2023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足球特色教育是我市的一張亮麗名片。近年來,我市每年舉辦足球賽,引導學生愛上運動、強身健體。78所學校獲評國家、省級足球特色學校,學生體質優良率平均達70%,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連續5年排在全省前列。

            強健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我市通過開展“陽光行動”品牌項目、舉辦校園藝術節、創建勞動實踐基地等,推進“五育”并舉,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如今,放眼漠陽大地,新一代漠陽少年正沐浴著黨的陽光,感受著時代的召喚,茁壯成長。

            推動優質均衡

            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更加充實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這是莊嚴的承諾,也是奮進的方向。

            2023年9月,備受矚目的陽江一中初中部迎來首屆800名新生。這座全新且現代化的學校,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更以獨特校園形象,成為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

            這是我市“真金白銀”加大投入、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縮影。

            近幾年,陽江高級中學、陽西一中(新校區)、江城一小城南校區等一批新建、改擴建學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12.6萬個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滿足了許多家庭“學有優教”的熱切期望。去年,陽江市實驗學校轉為公辦學校,每年減輕群眾負擔7700萬元?!凹议T口的好學校”持續上新,家長們交口稱贊,學生們喜笑顏開。

            “感謝學校讓我的孩子重回人生正軌,實現‘蛻變’?!闭勂鹗行玛枌W校,學生家長李女士眼泛淚光,飽含感激。    新陽學校是我市第一所寄宿制公辦專門學校,2023年10月底開辦以來,已教育轉化人數100余人。

            聚焦“提質”目標,我市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加快創建“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教育行動,推進“三所學?!睌U優提質,推動集團化辦學和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不斷提升學校育人水平。

            “珠海一中教育集團的進駐意味著帶來更先進的教學理念,更優質的教學資源,作為一名學生,覺得非常幸運?!苯衲?月,珠海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陽西縣第一中學揭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和互補,讓更多學生“近”享優質教育。

            從全省首個特殊教育集團——陽江市特殊教育集團、廣東省首個鄉村教育集團——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陽西教育集團的成立,到珠海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陽西縣第一中學揭牌,全市已建立基礎教育集團13個,其中5個被評為省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培育對象;建立城鄉教育共同體26個,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多措并舉下,我市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高考不斷取得新突破,達特控線人數節節攀升?!笔薪逃钟嘘P負責人介紹,尤其是藝術教育方面異彩紛呈,多人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等錄取。

            信息科技、體育教育等方面也捷報頻傳。大學生國旗護衛隊獲2024年中國展示賽(南部賽區)一等獎;學生帆船隊獲得國家級金牌7枚;中職學生獲世界級技能競賽2024首屆中北非國際職業教育數字化創新技能競賽銀獎……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陽東區、陽春市和陽西縣在省對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中同時獲得優秀等次,是歷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各類教育邁向優質均衡發展,在陽江,“上好學”正點亮學生的未來。

            瞄準發展需要

            教育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有力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我市著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陽江打造綠能之都、建設海絲名城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2021年8月,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建成投用,改寫了陽江沒有全日制本科大學的歷史,在我市教育事業史上矗立起一座豐碑。

            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打造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組建符合本地產業需求的科研團隊,4年來共承接科研項目8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5項。深化產學研協同,廣東海洋大學陽江研究院、陽江首個校企共建綜合能源實驗室、海上風電學院、五金刀剪產業學院等陸續成立,有力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在教室上課,到省實驗室做實驗,這是海大陽江校區學生的日常。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陽江合金材料實驗室兩大省實驗室坐落于該校,實驗室與大學“共享”高層次人才和教學實驗資源,探索更開放的人才培養模式。

            “水泥原漿”可在海底快速凝固,成為支撐風機導管架的“鋼筋血肉”,這是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研發的水下抗分散高強粘聚材料,打破了國際壟斷,大幅降低企業成本。2024年8月,陽江合金材料實驗室與陽江十八子集團合資研發的“三好鋼”量產,鋼材的硬度、持久度、耐腐蝕性顯著提升。

            兩大省實驗室成立以來科研成果累累,斬獲國際大獎,不斷破解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成為陽江科技攻關的“尖兵”。

            建設教育強市,基點在基礎教育,龍頭是高等教育。

            3月19日,390萬尾禾蟲苗陸續投放,“種”在陽春松柏鎮30畝土地上。這是陽江職院和松柏鎮秉持生態富民理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只能野生繁殖的禾蟲實現人工養殖,“水稻+禾蟲”綜合種養技術模式連續3年入選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

            “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深入研究,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禾蟲的種植面積和經濟效益會不斷擴大、提高?!卑颜撐膶懺谔镆按蟮厣希顷柦氃宏惻d漢教授持續研究禾蟲十多年的真實寫照。

            全力支持“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陽江職院與陽春簽約18個“雙百行動”共建項目,建成12個科研平臺,獲得多項科技獎勵和專利授權,形成了“科研項目落地—技術成果轉化—產業效益提升”的完整鏈條。

            2024年9月,陽江技師學院、陽江一職優秀畢業生周芹妃在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項目中奪冠,激勵廣大職校學子勇敢追夢。

            “目前,兩校在校學生人數已突破萬人,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積極拓展國際合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技能競賽,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學習機會,為地方產業發展輸出技術技能人才?!痹撔S嘘P負責人介紹,近三年學生在各類技能競賽中獲得世界級獎勵2項、國家級獎勵20項、省級獎勵100余項。

            陽江職院入選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培育單位,并與華為等企業合作籌建粵西第一個華為ICT學院,共建9個產業學院;陽江技師學院、陽江一職與多家企業成立智能制造產業學院、粵西核電運維產業學院,共建陽江市技能實踐教學基地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6個……5年來,陽江校企合作不斷深化,探索“雙元制”“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去年,職業教育為本地輸送約3648名人才,以教育之強賦能科技之強、成就人才之強。

            強化師資建設

            激發創新活力夯實教育強市之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海陵試驗區南村小學教師吳愛民榮登2022年“中國好人榜”,扎根基層教育30余載,她點亮了鄉村孩子前行的路;黃梁海、許片、唐軍松獲得2024年度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他們躬耕教壇、匠心育人的事跡,正是教育最美的樣子。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苯陙恚柦罅霌P教育家精神,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考核擺在首要位置,爭做“好老師”“引路人”“大先生”的風尚蔚然成風。

            3月中旬,省名校長工作室、市名班主任工作室聯合研修活動在陽東區金灣學校舉行,近200名教師通過交流開啟思維碰撞?!巴ㄟ^交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給我們帶來啟發?!痹撔PiL李芬愛積極對接珠三角資源,為我市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橋梁。

            加強教師培訓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我市深入實施“新強師工程”和“名師工程”,建成市教師發展中心,開展全市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選派教師參加“國培”“新強師工程”省級培訓。評選了“陽江名師”25人;1人入選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學科領軍教師”培養對象。當前,全市在職正高級職稱教師28名,副高級4280名,省特級教師38名。

            1月23日,陽江市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名單公布,67名市管拔尖人才中,有19人為教師,占比近三成,每人每月享受2000元政府津貼。為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我市加強教師待遇保障,按照月人均不低于1000元的標準發放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生活補助,全力保障教師工資待遇,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從教。

            實踐鍛造高風亮節,好老師的感人故事層出不窮,在漠陽大地熠熠生輝。

            “鼉城師愛”“沐黨恩,念師情!”……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市區多個商業綜合體為教師亮燈,播放主題海報和公益宣傳片,祝福與感恩在漠陽大地蔓延?!傲攘葦嫡Z道不盡對師恩綿長,感謝老師們的無私奉獻?!眹^的群眾紛紛表示。

            “定期舉辦‘恩師茗聚’活動,加強與退休教師、在職教師的聯絡,每年教師節開展表彰活動,各屆校友踴躍捐資獎教獎學?!标柦恢行S褧L林良端說,教育是一場接力賽,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激發教師的自豪感,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據悉,陽江一中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十年收到各界捐款2600萬元,獎教獎學助學共5896人次;陽春2024年向優秀集體、優秀教師、優秀學子發放獎金500萬元;多個鄉鎮成立慈善基金會,籌集善款用于獎教獎學……尊師重教成為社會風尚。

            這些感人故事還有很多。我市主流媒體積極作為,陸續推出優秀教師醉心教學的感人故事以及各大學校的創新教學成果,講好師德故事,唱響教育贊歌,讓尊師重教的理念在漠陽大地生根發芽。

            展望未來,我市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教育強市建設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陽江實踐。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伦乱亚洲h视频|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